常見問題

建議來診前可先整理一些與就醫相關的資訊:1.整理近日主要的困擾、2.如何干擾目前生活、3.持續大約多久、4.過去身心科用藥效果等,可整理成筆記在當天帶來。到診後如同其他科看診,先是資料建檔、掛號、然後會有較詳細的個人資料表如過去就醫史、家庭成員資料、職業史等皆需詳細填寫,有助於了解您的狀況。

以台灣的醫療制度,門診需由精神科專科醫師診療,主要先釐清目前狀況是否達到疾病程度及後續治療計畫;心理諮商可由精神科醫師、心理師、或社工執行,針對壓力源以談話方式引導個案釐清問題,進而調適、因應此壓力。 有經驗的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、社工師不會彼此競爭,而更像是一個團隊,當個案情況有變化或治療遇到瓶頸時,會適時相互轉介、討論治療策略,以謀求對個案對大的幫助。

以台灣的醫療制度並沒有「心理醫生」這個職業,較為接近的就是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。 一般民眾有特定的壓力,如人際、生涯、家庭、感情等特定的壓力困擾時,可能會尋求心理師或被特定機構轉介社工協談。 當此困擾已經持續影響食慾、睡眠、工作表現等,甚至有自傷/傷人的想法,建議盡早進行精神科診療。

短時間或輕度憂鬱,可藉由諮商適時釐清壓力源及想辦法因應;當時間持續已久,症狀惡化,持續影響食慾、睡眠、工作表現等,藥物這個治療選項就一定要與醫師討論。

產後憂鬱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可能會持續好幾年,嚴重者會出現幻覺、甚至有傷害自己或孩子的念頭,實在無法想像也不建議可以直接「忍」過去。

以台灣的醫療制度並沒有「心理醫生」這個職業,較為接近的就是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。

可考慮查詢線上憂鬱量表,如簡式健康量表(BSRS-5)、台灣人憂鬱症量表、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,這些量表都會建議超過一定分數就要尋求協助。

我們因為關心、愛而想幫家人朋友減輕痛苦,但有時在關係中會容易害怕互相擔心、會被討厭、帶來麻煩,或者損害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價值等因素,身旁的人往往在一個較為尷尬的位置,能做的最好也最適合的就是支持、陪伴,也鼓勵家人或朋友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。

心理諮商是認識、覺察及產生改變的歷程,在約定好的時間、以及安全舒適的空間中進行。心理師會透過談話、使用媒材等方式與您一起探索生命中的迷惘與困境,陪伴您釐清思緒、梳理情緒與覺察自我,度過人生的暴風雨/風暴,進而看見生命中的不同可能,以更有彈性的方式去選擇與行動。

孩子當然也有情緒困擾,與成人相同,不同的孩子也有不同的困擾展現方式。 生氣、失望、挫折、焦慮、恐懼、悲傷等等情緒是非常自然的感受,然而孩子有時不太容易調節或因應自己的情緒,或是無法自行搞懂、處理情緒來源、消化情緒。於是孩子可能透過不同方式呈現情緒調節的困難,例如變得有困難專心、反抗行為增加、過度順從討好、身體不適症狀增加或是退縮等。 當狀況持續呈現,心理師可與家長先討論孩子當前的變化,了解孩子的特質與目前所需適應的環境狀態,澄清孩子可能的困擾,再討論是否有進一步心理諮商(親職教養、孩子心理諮商、技巧練習等等)的需要。

若另一方尚未準備好進入會談,主動求助方可以先進行個別會談,並討論如何邀請伴侶參與會談;各自個別會談較是探索個人內在歷程,但雙方的溝通困境,則是兩人共同參與尤佳,讓雙方較有機會欣賞彼此的差異與改善關係中的惡性循環。